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,有四位男子因其美貌而被称为“四大美男”,他们分别是潘安、宋玉、卫玠和兰陵王高长恭。而其中,兰陵王与其他三位有所不同,他的才华不在文艺领域,而是在军事上。提起兰陵王的美貌,更是流传千古,后人都称他为“冠绝古今”。那么,兰陵王究竟有多美?他的真实面貌又是如何呢?
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,你首先会想到什么?或许很多人会想到,北齐的皇帝们常常被描绘成“神经质”或是“行为异常”的形象。这并不是夸张,历史记载中的确如此。除了高殷以外,其他几位皇帝——高洋、高演、高湛和高玮——无一不是怪异暴戾,性格乖张。
举个例子,北齐的文宣帝高洋在位期间,越发显得行为荒诞,他曾命人修建了一座高达百丈的高台,名为德阳台。这座台的建设耗费了大量的物力与人力,而他自己则不顾一切,独自登上顶端,俯瞰整个天下,自视为天子之尊。这样的举动让晋阳城的百姓都不禁为他捏一把冷汗,大家都在担心他会因此坠落或遭遇天谴。
展开剩余78%不仅如此,高洋还非常好色,甚至常在寒冷的冬天,赤裸上身,或仅穿单衣,沿街散步,让百姓们看得目瞪口呆。为了追求美丽,他甚至涂上香脂和胭脂,穿上女性的衣服,佩戴珠宝首饰,游走在市井之中,令周围的人都感到惊愕不已。再看高湛,他不但通过篡位获得了帝位,还对文宣帝的皇后李祖娥心生邪念,将其强行占有,之后又无情地杀害了李祖娥的儿子,最后将她处死,抛尸于江中。显然,北齐的皇族气质与兰陵王截然不同。
兰陵王高长恭,则是北齐王朝中为数不多的“正常”人物。高长恭是神武帝高欢的孙子,父亲高澄本是太子,但在继位前一夜却被暗杀。当时高长恭年仅三岁,名义上属于宗室子弟,但由于父亲的死,他一直未被重用。直到天保八年(557年),他才获得了第一个官职——通直散骑侍郎,这是一个从六品的低级官员。
三年后,北齐发生政变,高长恭的叔父高洋被废,堂兄高殷即位,而后高殷也被另一叔父高演杀害,高演自立为帝。高演对高长恭非常器重,赐予他仪同三司的荣誉官职,并让他代理肆州刺史的职务,还晋升为仪同三师。北齐乾明元年(560年),高演正式封高长恭为兰陵王,食邑一千五百户,这是他第一次获得王爵。自此,他的地位迅速提升,并接连担任领军将军、并州刺史、尚书令、大司马、太保等重要职务,成为北齐朝中的核心人物,为国防与边疆的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然而,兰陵王最为人称道的,依然是他的绝世容貌。据《北史》记载,高长恭“容貌端正,美如冠玉,骨格清奇,神采飞扬,不可逼视”。他的美丽甚至超越了许多女子,许多人都分辨不出他的性别。可是,这份美丽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。传闻每当他出现在战场上,敌人们总会因为他的美貌而被迷住,忘记了打仗,纷纷放下武器。高长恭对此感到非常郁闷,毕竟敌人不战斗,自己如何立下功勋?
于是,他命属下打造了一副丑陋而恐怖的面具,以掩盖自己的容貌。这个面具成了兰陵王的标志,任何人看到这副面具就能立刻认出他。高长恭戴着这副面具,继续驰骋沙场,显得既威猛又神秘。
公元563年,北周与突厥联手对北齐发起进攻。北周大将杨忠带领十万精兵,与突厥可汗木杆联手,从恒州出发,沿黄河南下,直指北齐的北方重镇——并州。高湛急忙派遣高长恭带领兵马迎战。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,高长恭带领军队突破敌军防线,击溃杨忠和木杆的联军,成功收复失地,确保了并州的安全。
不过,北周的进攻并未就此停歇。公元564年12月,北周再次发动攻势,目标直指洛阳。高湛派遣高长恭与斛律光等大将带领五万精兵前往支援。在洛阳城外的激烈战斗中,高长恭以勇猛的姿态屡次冲进敌阵,斩首数千,令北周军心生恐惧。经过几日激战,高长恭等人终于将北周军击退,保住了洛阳,为北齐稳住了局势。
战争结束后,高纬亲自迎接高长恭,对他说:“你如此勇猛无畏,冲锋在敌阵最前面,如果不幸有个闪失,岂不是国家的重大损失?”高长恭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陛下,国事即为家事。在战场上,我从不考虑个人安危。”听到这番话,高纬心中产生了不悦,甚至怀疑高长恭心怀不轨,意图谋反。更让高纬忌惮的是,士兵们竟然高唱《兰陵王入阵曲》,歌颂高长恭的英勇与功勋。这种敬仰让高纬的内心充满了嫉妒,认为高长恭有心篡位。因此,他决定除掉这个心腹。
573年,高玮设下毒酒,将其赐给高长恭。高长恭心灰意冷,毫不犹豫地饮下毒酒,年仅三十三岁便香消玉殒。
兰陵王已经去世千年有余,那么,关于他的真实面貌,我们是否能通过科学手段加以还原呢?近年来,专家们使用兰陵王的遗骨、面具和画像等资料,并结合人类学、遗传学与计算机技术,进行容貌复原。最终的结果让人惊叹:兰陵王的容颜果然如“冠玉”般美丽,堪称四大美男之一,名副其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宏赢策略-股票杠杆网站-散户配资网-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