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,可能已迈入一个能“改变游戏规则”的里程碑!7月9日,一向挑刺的英国广播公司(BBC)竟然如此的评价中国——直呼这是“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”,中国已是当今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投资者。
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截止到2024年,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.87亿千瓦,稳居世界第一,约是第二名美国的3.3倍;风能累计装机容量5.2亿千瓦,占据全球风能总装机容量的45.6%。
截至2025年6月份,我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10.8亿千瓦(1080吉瓦),占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近一半;截至2025年3月底,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.35亿千瓦,也是接近全球一半。
面对这些数据,BBC感叹“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速度”!不仅如此,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的装备制造产业上也处在领先优势——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产量分别占到全球产量的60%和80%。
更加罕见的是,英国研究机构“碳简报”发布报告,证实中国在实现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,碳排放量不升反降——今年头三个月同比下降1.6%,过去一年也降了约1%。而这是当今世界主要大型经济体中,唯一的现象。
太阳,打西边出来了吗?西方媒体竟然集体为中国在取得“经济保持较高增速,碳排放持续下跌”的成就而点赞。难能可贵啊,难得一见啊!殊不知,这个胜利的背后是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。
破天荒的里程碑
当工厂烟囱冒烟、燃煤发电站仍在建设、路上车流滚滚时,排碳量本该跟着涨。但中国却打破了这个魔咒,经济在跑,排碳量却在悄悄往下溜——这是发达国家多年想做,但却无法做到的“脱钩”奇迹。
外媒称,过去中国排碳量下降只发生在经济“打瞌睡”的时候,比如疫情期间。但这次不同,一边是电力需求涨了2.5%,另一边火力发电反而降了4.7%。难怪西方科学界都惊了:经济增长和排碳量终于“分手成功”!
关键转折的秘密,藏在电力结构里!今年4月,中国风车转出的电、太阳能板发的光,首次占到全国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。若算上水电、核电等其他清洁能源,那我们每消费的3度电中,就有1度是绿电。
火力发电厂则吃了“闭门羹”——前四个月发电量同比缩水3.6%。更震撼的是,2024年中国电力系统迎来历史性翻转:清洁能源发电设备规模(56%)首次压倒煤电,相当于全国每两度电里,就有一度以上来自零碳能源。
“风光”无限背后的秘密
中国减排的底气,来自全球最庞大的绿色能源军团。太阳能板装得有多疯——去年新增装机容量就顶得上整个欧盟的总量。单是2024年3月这一个月,中国新安装的太阳能板发电能力就高达2300万千瓦,比以往最高纪录还暴增80%——相当于三天盖出一座大型核电站的速度。
工厂车间也贡献了硬核实力。全球60%的风力发电机、80%的太阳能板都是“中国制造”。当欧美还在讨论“何时建”时,中国工厂已开足马力,把清洁能源设备价格打了下来,让全球绿色转型跑出加速度。
十年磨一剑——中国如今手握全球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(6250亿美元),风光发电设备规模连续十年全球称冠。
去年,当西方媒体还在批评中国“逆势新建燃煤电厂”时,他们忽略了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和战略转型正在这些电厂里发生——中国新建的燃煤发电站,早已不是西方国家想象中“冒黑烟的老古董”。
它们清一色采用超超临界技术(蒸汽温度≥600℃),发电效率突破45%,比传统煤电高30%以上。更关键的是,这些电站标配近零排放系统,污染物排放甚至低于部分天然气电站。
更加重要的是,我国在近些年新建的燃煤电站是“清洁能源的调峰卫士”。当阴天无风时,它们2小时内就能从停机状态飙升至满负荷发电;当风光电充足时,它们又迅速“隐身”——这种灵活性让煤电从主角变成了应急电源。
德国能源专家施密特在《南德意志报》撰文反思:“中国用新建煤电为风、光电扫清障碍的做法看似矛盾,实则高明——这相当于给可再生能源买了份可靠性保险”,而这却是其他大国无法做到的。
因为,巨额投资的燃煤机组始终得不到满负荷运转——2025年一季度,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煤电厂仅运行1088小时,同比减少104小时。建的越多,但单个燃煤机组的运行时间却在不停地减少。
这种“亏钱”的买卖,牺牲燃煤机制——花费巨额投资,却让他们闲着,尽量让风电、水电、太阳能、核电机组“释放热情”的宏观调控,也只有咱们中国能办得到,其他国家政府就是想这样干,资本也不同意啊。
西方转身:从挑刺到合作
英国人的态度转变最戏剧性!曾几何时,英国官员在国际气候大会上还指责中国是“排放大户”。如今,英国能源大臣却主动跑到北京签协议,重启冻结七年的《中英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》。
英国《卫报》说得更加直白:“英国政府深知,中国是可再生能源的超级大国”——与其孤军奋战,不如搭上中国快车。南生认为,这种“务实转身”背后藏着英国的发展困境。
脱欧后经济乏力,自家电价上蹿下跳,连最后一座煤电厂都将在今年9月关门,而新能源又跟不上。更让英国焦虑的是: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对气候问题“非常排斥”,西方阵营裂开大缝。
于是英国媒体捅破窗户纸:与其说是道义合作,不如说是“想与中国联手对抗美国气候退步主义”。“嘴上还在念‘价值观外交’的经,身体却已诚实地坐上中国新能源快车”——这恐怕才是伦敦最真实的战略算盘。
赢下新能源产业,就是赢下未来的经济
中国减碳的全球分量有多重?一组数字足以说明:到2030年,全球计划新增的清洁能源设备,近60%将由中国贡献。中国出口的风电、光伏设备仅2023年就帮地球减碳8.1亿吨——相当于德国全年碳排放量的八倍。
巴西媒体深有感触:中巴共建的输电项目“不仅是电缆,更是连接可持续未来的桥梁”。连澳大利亚专家都预言,美国在气候问题上“开倒车”之时,中国将接过全球气候领导者的角色。
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看得更远:“中国有望进一步提高对可持续、安全和包容性能源未来的贡献”——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中国正在重新定义绿色发展的游戏规则。
当英国智库兴奋宣布“中国碳排放拐点已至”,当BBC头版为东方点赞,世界突然发现:那个总被批评“煤炭依赖”的中国,正以风、光、水、核为笔,改写高碳增长的旧剧本。
从伦敦到堪培拉,西方观察家不得不承认——中国这场“绿色逆袭”,赢的不只是一份减排成绩单,更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入场券。本文由南生撰写,欢迎转载、转发、评论、留言、分享、打赏!
宏赢策略-股票杠杆网站-散户配资网-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